采取超常规措施做强省会贵阳

中共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极大鞭策。当前,全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省委作出经济社会发展从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正当其时,贵阳加快发展的春天来了。

“强省会”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

近年来各地蔚然成风的“强省会”战略,以及成都、合肥、西安等省会城市的迅猛发展,都反复证明拥有一个强大的省会,能作为强有力的资源要素配置中心赢得更多资源、政策、人才支持,切实发挥好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当前高铁、高速公路高度联通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区域内资源要素的外溢速度只会更快。就贵州来说,全省上下多年来通过艰苦卓绝努力而来的交通优势将不可避免地沦为资源要素外溢的快捷管道。

此外,省会城市如果没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那么区域内其他市州就会从周边省市寻求发展机遇。以江西为例,由于省会南昌经济实力较弱,难以辐射到赣南,赣州于是积极寻求融入珠三角。因此,“强省会”行动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省会贵阳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推进“强省会”行动,关键要超常规发展

多年来,贵阳全市上下按照“做表率、走前列”要求,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好“火车头、发动机”。但受自身实力制约,贵阳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即使在全省“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其带动能力也当理性审视。以反映首位度强弱的GDP全省占比来看,2015年为27.4%、2016年为26.8%、2017年为26.1%、2018年为25.7%、2019年为24.0%,呈现下降态势。这一现状不仅离省委、省ZF的要求有不小差距,也与市州对省会城市的期望有较大差距。

当前,“强省会”行动和超常规发展有其历史机遇与现实可行性,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第一,近年来成都、西安、合肥等地“强省会”战略的成功经验,让“强省会”战略逐步成为当前各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2019年山东为了做大做强省会济南,将地级市莱芜并入济南的大手笔,更是将近年来的“强省会”战略推向高潮。在“强省会”战略逐渐成为各省特别是中西部省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普遍选择的时候,省委、省ZF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2020年支持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就是做大做强贵阳的强烈信号,此为“天时”。第二,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全省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高铁、高速公路的交通网络。高铁“米字型”网络初步成型,贵阳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7600公里,全国排名第四。贵州交通的强势崛起,彻底扭转了千百年来因交通不畅导致的省内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此为“地利”。第三,“强省会”五年行动作为全省战略选择写入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必将在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齐心协力做大做强省会贵阳,此为“人和”。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贵阳经济高速增长积累的发展优势,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叠加的空间优势,黔中水利工程等转化的支撑优势,也为“强省会”行动和超常规做大做强贵阳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规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现超常规发展,需采取超常规措施

一是以人口为突破口,超常规做大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对于做大城市规模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倒逼城市规模扩大。用10年左右的时间,贵阳贵安常住人口达到800万,服务人口突破1000万。首先,比照近年来各地“抢人大战”经验做法,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行“零门槛”落户政策,迅速做大人口规模。以西安为例,2016年末其常住人口只有883.21万人,到2019年末突破1000万人,达到1020.35万人,仅仅用了3年时间。其次,加快将贵安新区打造成百万级人口的聚集高地。可参照湖南省为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将省ZF南迁的举措,切实提高贵安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加快推进“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助推黔中城市群崛起。第三,充分发挥“爽爽贵阳”气候宜人的比较优势,比照“冬住海南”模式,全力打造“夏居贵阳”品牌,千方百计做强避暑经济,力争用几年时间将贵阳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夏季康养目的地,鼓励市民将空置住房改造成民宿,每年暑假(6~9月)吸引100万人次左右到贵阳来旅居。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也有利于降低现有商品房的空置率。

二是以中高端制造为引领,超常规做大做强产业。产业是城市聚集人口的关键所在,要切实做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要以中高端制造抢占产业链价值链制高点。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愿景,重点抓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发展。同时,切实加大对铝及铝加工、磷煤化工、特色食品、轮胎、炉具等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先发优势,通过“千企改造”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贵阳制造”向产业链中高端提升。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旅游名城。深度挖掘气候、温泉、中医药等旅游资源,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持续推进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推进机制。在现有产业和重大项目调度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产业链市领导负责、市委主要领导每季度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产业链建设。要超常规开展招商引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用地、厂房、用工等影响项目落地的卡脖子问题,以招商引业大突破推动贵阳贵安大发展。

三是以中高端消费为抓手,超常规扩大内需。在当前消费升级的重要关口,必须尽快提高中高端消费在全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中高端消费对市州乃至外省游客的吸引力,逐步遏制中高端消费流向省外的趋势,充分挖掘过境游客消费潜力。超常规推进“百场千店万铺”建设,大力发展商圈经济,有序改造提升和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消费商圈,加快特色步行街、大型综合体等建设,着力打造中高端消费场景,塑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消费品牌。积极申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以此为契机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全市消费质量和消费环境大提升。抢抓“黔货出山”机遇,着力在产品加工、交易、会展、物流等方面充分发挥省会优势,让贵阳成为“黔货出山”的桥头堡。

四是以通道建设为着力点,超常规推进开放事业。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确保贵阳在新发展格局中抢占有利位置。重点是加强开放通道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米字型”高铁网络,进一步巩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地位。争取国家发改委和中铁总公司支持,研究贵广高铁由目前250公里时速提速至300公里或研究规划建设新贵广高铁,始终确保贵阳作为西南地区南下最快捷通道的地位;积极研究谋划贵藏铁路(贵阳-六盘水-攀枝花-丽江-波密)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以贵阳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争取省里支持,加快省际省内高速公路通道建设,着力推进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昆明和贵阳至都匀、贵阳-凯里等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改造。要抢抓省申建中国(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机遇,在改貌铁路口岸等基础上再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铁路、航空、陆运口岸;推进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增效,加快建设保税物流、国家快件、国家货运、海关监管“四中心”,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基础。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前,贵阳站在了历史发展的重大关口,全市上下要牢牢抓住“强省会”五年行动的历史性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超常规举措推动跨越式发展,再创贵阳发展的新“黄金十年”。

(作者系贵阳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831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