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加息,为何我们却在降息?
作者:admin 日期:2023-06-21
6月以来,国内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存款降息(6月8日)、OMO/MLF降息(6月13日、15日)、LPR降息(6月20日)等降息三件套几乎贯穿整个6月,备受市场关注。在此背景下,一个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就是在全球加息的大环境下,为何我国却在降息呢?
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2021年至今,美债收益率从最低0.93%涨至最高4.25%,当前在3.7%附近震荡;而中债收益率则从最高3.29%跌至最低2.61%,当前在2.7%附近震荡。
中美货币政策的背离,涉及到“该不该做”和“能不能做”两层问题。
该不该做,是指货币政策该收紧还是该宽松取决于国内经济周期所处阶段,该刺激时,就降息;该收紧时,就加息。
能不能做,是指明明该降息刺激经济,但受限于一系列制约条件,能不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比如,能不能在美国加息的时候选择降息,或在美国降息的时候选择加息。
从这两层意思来分析,在全世界加息的时候中国选择降息。该不该做?该做,因为国内经济比较低迷,CPI处于低位,实体部门融资意愿比较弱,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能不能做?显然能做,因为已经做了嘛。
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2021年至今,美债收益率从最低0.93%涨至最高4.25%,当前在3.7%附近震荡;而中债收益率则从最高3.29%跌至最低2.61%,当前在2.7%附近震荡。
中美货币政策的背离,涉及到“该不该做”和“能不能做”两层问题。
该不该做,是指货币政策该收紧还是该宽松取决于国内经济周期所处阶段,该刺激时,就降息;该收紧时,就加息。
能不能做,是指明明该降息刺激经济,但受限于一系列制约条件,能不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比如,能不能在美国加息的时候选择降息,或在美国降息的时候选择加息。
从这两层意思来分析,在全世界加息的时候中国选择降息。该不该做?该做,因为国内经济比较低迷,CPI处于低位,实体部门融资意愿比较弱,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能不能做?显然能做,因为已经做了嘛。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819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