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否认外储为老百姓“血汗钱”说法

大嘴感言:这不是泄漏国家机密嘛。原来这些外汇都是国家买来的,可用什么钱来买呢?是印出来的票子,也就是超发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和那些正常发行的人民币混在一起流入市场,引起物价上升,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可见这些外储实际上是从老百姓手里通过通胀榨取来的钱,它不是血汗钱又是什么?难道是外汇局自己创造的财富?

            外汇局否认外储为老百姓“血汗钱”说法
          
            核心提示:外汇局前日再次就外储问题进行解答,否认外储是老百姓“血汗钱”说法。称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外管局前日公布了了2011年3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这是外管局首次打破年度发行的惯例,公布季度国际投资头寸统计数据。2011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394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7%;对外金融负债24608亿美元,增长5%;对外金融净资产19340亿美元,增长8%。

            同时,外管局还再次就外汇储备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这也是外管局在不到一周内第二次对外汇储备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此次外管局对“外汇储备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的说法进行了“澄清”,并表示目前“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

            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企业或个人用实实在在的商品、能源、资源以及隐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外管局对此表示,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的。在人民银行买入外汇的时候,已经向原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换句话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

            外管局同时称,由于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外汇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较为强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汇。也就是说,目前“藏汇于民”的障碍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汇主体的持汇意愿。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奇景。

            至于外汇的来源,科普的说法参见: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实际上外汇储备是一个国际收支的概念,所以谈外汇储备是怎么积累起来的,我们可以大致看一下我们国际收支。我认为外汇储备大致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来源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贸易顺差,因为我们中国持续十余年保持了外贸逆差,出口收入大于进口收入。第二个,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实施针对FDI流入的优惠政策,所以导致FDI大量流入,FDI流入之后转换成人民币过程中也会形成外汇储备。第三个,由贸易顺差FDI之外的资本流动。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全面开放我们资本帐户,所以外资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现在只能够通过QFII,而QFII目前规模只有100多亿美元,所以绝大部分通过贸易合FDI流入的资本都不是通过QFII的正规渠道,而是通过各种地下钱庄或者虚假的贸易顺差,或者虚假的外资流入进来的。根据我们计算,这个规模在前几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达到一个很大的规模,所以我认为主要这三块。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501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