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策略分析报告

博时基金的一季度策略报告代表着主流的分析方法,“短期来看,中国乃至全球生产率的提升已经遇到瓶颈,结果可能是经济增长放缓和企业盈利前景下降。”

其理由是“全球通胀的威胁日益严重,这说明生产率提升的速度已经不足以抵消各类成本上升后对价格产生的压力,此外,新兴市场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反过来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冲突,全球化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此外,“就中国经济本身来说,一方面在经历了2000年以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顺利升级后,其增长效应已接近释放完毕,又将面临向创新型和服务型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这一步的艰难程度将远超前者;另一方面,中国过快的城市化和重工业化又带来了严重环境和资源问题,劳工成本也迅速提升,最近出台的新《劳动法》更使得中国制造业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受到抑制。”

虽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得出上述的结论,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对于通胀问题却又有着不一样的解释。

典型的观点就是业内流传的“沃尔玛效应”:全球通胀使得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弱,由此导致人们的消费能力降低,并且更多到便宜的沃尔玛连锁购买东西,而沃尔马所销售的产品中有超过一半是从中国进口,因此,全球通胀反而对于中国出口有好处,会导致中国产品需求的增加。

除了沃尔玛效应外,相对“务实”的观点则是盯着A股的估值水平。

某大型机构的投研部门负责人认为“现在的估值水平动态计算大概是市盈率20-21倍,如果中国经济没有出现大幅度下滑,比如跌到增速5%以下,我觉得现在的估值水平还是有吸引力的,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能够维持8%-9%的话,现在的估值水平已经是非常有吸引力了”。

“如果要出现反转的行情,的确需要宏观经济因素进行配合,但是跌到这个位置,相对估值已经比较安全的,向下的可能性也很小。”上述人士表示。

分歧也体现在机构操作手法上,“南北分歧”、“上海砸盘”等等说法在基金业内不胫而走。

“南北分歧”是指,业内盛传以深圳为代表的基金公司总体而言仓位维持比较高的水平,而以北京为主的基金则将仓位降至较低水平,而“上海砸盘”则是指由于前期上海基金仓位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近期终于“放弃抵抗”,降低仓位。

“传言有着明显的区域色彩,其实这并不确切,深圳广州这一地区的基金中有些大公司旗下的基金仓位都接近最低水平,也有些大基金一直维持高仓位的,但是机构的分歧还是很大的,甚至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也有很大的分歧。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721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