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反弹引擎需要切换
作者:admin 日期:2012-09-16
本周前四个交易日,中国股市一改上周五放量大涨的态势,转而进入振荡整理,且日渐趋弱。纯粹预期推动的反弹必然会有如此一天,只是切换节奏似乎快过市场期盼。
作为一轮由维稳和刺激政策预期率先推动的反弹,预期效用的长短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反弹的周期和力度。上周五中国股市暴涨的触发因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维稳预期和发改委密集公布已审批项目带来的政策预期,其二是市场长久下跌后酝酿的反弹欲望和市场普遍仓位降低后可用资金的相对充裕。若无后者,前者效用也不会明显,因市场原本就有一定的预期审美疲劳。只有在两者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共振起到出色的反弹效果。
如今,影响反弹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主要是政策预期,反弹欲望和资金基本上变化不大。
在预期推升市场阶段,资金对反弹的饥渴程度可选择性地忽略预期的有效性,从而刻意地盲目推升。这其中有一个关键,是市场中大部分参与者倾向于认为,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投资者,与自己一样更渴望反弹而暂时盲目。这种策略的制定是站在博弈的角度上的。
自本周以来,尽管一些机构和行业研究员试图积极推动反弹,但不少策略研究员选择了客观理性,发表了对预期推动的反弹及预期本身的质疑观点。
比如,安信证券在9月10日的策略数据周报中指出,发改委密集公示的项目大部分是4-8月间就已经通过的项目,不是近期一次性批复,只是集中公示;同时,也很难判断这些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从现有的金融数据看,银行信贷和企业债的规模并不能支持大规模的新增政府投资。
另外,中金公司在本周A股策略观点中表示,预期因素在未来的几周内就将要面临是否能够兑现的检验,因此当前出现一季度那种无法证伪的朦胧利好预期下的持续反弹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国信证券则给出了相关风险提示,包括:一是发改委审批项目能否得到地方政府足够资金支持;二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具有不确定性。
上述观点的集中出现,对市场起到了提醒的作用,或者说捅破了那层原本可以不去捅破的窗户纸。由此,一些投资者意图期待其他投资者盲目的情况,开始提防其他投资者先醒悟。这种防守型的竞争意识就缩短了预期推动的反弹的周期和力度。
A股反弹的第一引擎力道减弱,若继续反弹则需要切换引擎。有一种也是预期,不过与政策预期不同,它是可以脱离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全面看涨或结构性看涨理由。本周最明显的结构性看涨预期是中日钓鱼岛矛盾升温引发的战争预期,它引发了军工股连日的逆势暴涨。这种预期实际上就是题材炒作,是反弹欲望和资金相对充裕情况下的交易性机会催化剂。题材的延续时间和市场资金的充裕度将影响相关板块的涨幅和持续性。题材股的炒作对中国股市不会产生趋势性的影响,但暂时可以起到维护市场热度和情绪的作用。本周多次指数盘中止跌回升是由军工股炒作带动的。
从长期来看,真正的引擎必须是基本面的回升,从短期来看,也必须是相关的政策得到落实,而且政策需要有实质性内容。政策预期可以看作是第一层预期,而政策落实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则可以看作是第二层预期。市场对第一层预期审美疲劳,急待第二层预期出现。可惜的是,现在貌似落实的政策都缺乏实质性内容,比如中国发改委集中公示的项目并非集中审批,束缚基建投资项目的货币政策还受制于反弹的CPI和逐步回升的房价,中国国务院本周颁布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十大措施被指多为现有措施。
中国股市继续上涨需要切换引擎,而目前切换过程并不顺利,题材炒作充其量可以维持市场热度防止大盘深跌。由于内因缺失,再强烈的外因所产生的效果也会被打折扣,这就难怪美联储推出QE3后,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中表现落后。
作为一轮由维稳和刺激政策预期率先推动的反弹,预期效用的长短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反弹的周期和力度。上周五中国股市暴涨的触发因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维稳预期和发改委密集公布已审批项目带来的政策预期,其二是市场长久下跌后酝酿的反弹欲望和市场普遍仓位降低后可用资金的相对充裕。若无后者,前者效用也不会明显,因市场原本就有一定的预期审美疲劳。只有在两者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共振起到出色的反弹效果。
如今,影响反弹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变化的主要是政策预期,反弹欲望和资金基本上变化不大。
在预期推升市场阶段,资金对反弹的饥渴程度可选择性地忽略预期的有效性,从而刻意地盲目推升。这其中有一个关键,是市场中大部分参与者倾向于认为,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投资者,与自己一样更渴望反弹而暂时盲目。这种策略的制定是站在博弈的角度上的。
自本周以来,尽管一些机构和行业研究员试图积极推动反弹,但不少策略研究员选择了客观理性,发表了对预期推动的反弹及预期本身的质疑观点。
比如,安信证券在9月10日的策略数据周报中指出,发改委密集公示的项目大部分是4-8月间就已经通过的项目,不是近期一次性批复,只是集中公示;同时,也很难判断这些项目对经济的拉动;从现有的金融数据看,银行信贷和企业债的规模并不能支持大规模的新增政府投资。
另外,中金公司在本周A股策略观点中表示,预期因素在未来的几周内就将要面临是否能够兑现的检验,因此当前出现一季度那种无法证伪的朦胧利好预期下的持续反弹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国信证券则给出了相关风险提示,包括:一是发改委审批项目能否得到地方政府足够资金支持;二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具有不确定性。
上述观点的集中出现,对市场起到了提醒的作用,或者说捅破了那层原本可以不去捅破的窗户纸。由此,一些投资者意图期待其他投资者盲目的情况,开始提防其他投资者先醒悟。这种防守型的竞争意识就缩短了预期推动的反弹的周期和力度。
A股反弹的第一引擎力道减弱,若继续反弹则需要切换引擎。有一种也是预期,不过与政策预期不同,它是可以脱离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全面看涨或结构性看涨理由。本周最明显的结构性看涨预期是中日钓鱼岛矛盾升温引发的战争预期,它引发了军工股连日的逆势暴涨。这种预期实际上就是题材炒作,是反弹欲望和资金相对充裕情况下的交易性机会催化剂。题材的延续时间和市场资金的充裕度将影响相关板块的涨幅和持续性。题材股的炒作对中国股市不会产生趋势性的影响,但暂时可以起到维护市场热度和情绪的作用。本周多次指数盘中止跌回升是由军工股炒作带动的。
从长期来看,真正的引擎必须是基本面的回升,从短期来看,也必须是相关的政策得到落实,而且政策需要有实质性内容。政策预期可以看作是第一层预期,而政策落实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则可以看作是第二层预期。市场对第一层预期审美疲劳,急待第二层预期出现。可惜的是,现在貌似落实的政策都缺乏实质性内容,比如中国发改委集中公示的项目并非集中审批,束缚基建投资项目的货币政策还受制于反弹的CPI和逐步回升的房价,中国国务院本周颁布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十大措施被指多为现有措施。
中国股市继续上涨需要切换引擎,而目前切换过程并不顺利,题材炒作充其量可以维持市场热度防止大盘深跌。由于内因缺失,再强烈的外因所产生的效果也会被打折扣,这就难怪美联储推出QE3后,中国股市在全球市场中表现落后。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69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