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投资直通车再上轨道

备受期待的内地与香港投资“直通车”似乎已重新踏上轨道,但不知道有多少投资者会搭乘这列快车。

上周,香港和上海的证券监管部门联合发布声明,承诺六个月后启动沪港通试点,允许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在两地股市进行交易。这是中国政府开放资本帐户的最新举措。



但这一次,投资者似乎没有2007年港股直通车首次提出来时那种狂喜的表现。2007年的港股直通车概念曾推动香港股市创出历史高点,人们期待着内地资金大量涌入香港。

一种解释是今天的市况不同于当初。如今,香港股票价格并不比上海便宜很多,而当初引发大量买盘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两地之间的股价差异。另外,与2007年相比,中国内地股市已经从牛市变成持续多年的熊市,这不仅让内地投资者倒了胃口,对沪港两地上市的股票来说,A股价格也常常低于H股价格。

尽管如此,试点项目还是给内地投资者带来一些新机会。投资者可以买入原先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些经济领域,从而在旧有的国有行业之外有了更多选择。这些领域将包括澳门博彩业和互联网股票等。腾讯(Tencent)是香港上市的市值最高的股票之一,很可能被加入到内地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

另一个让“直通车”行驶缓慢的原因是内地政府。

大部分迹象显示,北京将以一种谨慎的态度开放资本项目,尽管它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投资者需要一个参照物,上海自贸区(Shanghai Free
Trade Zone)可能是合适的,其试点改革进展非常缓慢。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报告中写道,沪港通的长远影响以及影响范围可能是有限的。

事实上,香港有关部门似乎已经在控制市场预期。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周末警告投资者,沪港通人民币5,500亿元(合883亿美元)的初期总额度用完后,不要期望一定会上调额度。目前,沪港通设定了投资额度的限制,但是额度还是很高的,允许的每日跨境投资额度为人民币235亿元。

有关部门之所以出声降低预期,是因为市场猜测,沪港通的试点范围可能将扩大至其他金融产品,比如大宗商品,从而推动香港经济加速朝以人民币为基础的方向转变。

预计政府将谨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关键理由是中国正面临极具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北京努力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高杠杆率问题之际,政府不会采取任何鲁莽行动,以防影响金融稳定。尤其是近期人民币走软,已经引发了外界对人民币套利交易以及跨境资本流动将受到严重冲击的担忧。

上周,汇丰(HSBC)调高了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这再度表明,有关部门在鼓励境外投资方面可能会慢慢地来。

考虑到其中的敏感性,这次的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南北两个投资方向)或许也就不足为奇了。

试点初期,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沪股通可投资的股票范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目前阶段,沪股通对于寻求投资A股的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

到目前为止,现有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项目的投资额度尚未全部用完,而沪股通的试点规模只有QFII项目额度的五分之一。

此外,由于中国大陆股票交易缺乏透明度,外国投资者会发现他们交易起来非常麻烦。中国对A股实施10%的单日涨跌幅限制,并且不允许进行T+0交易。

总体来看,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td.,
简称:香港交易所)似乎将成为沪港通的受益者,因为香港市场的流动性将会增强、成交量也将放大。理论上说,这将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上市地的地位,前提是香港交易所真地可以兑现它可以接触到中国大陆潜在巨大资金池的言论。

但还有其他需要克服的障碍,例如确保有充分的跨境交易监管保障措施等。目的是通过某种双向竞争形式的引入可以提高A股市场的治理标准,使之更接近香港的治理水平,而不是反过来。

沪港通最终是否成功,不仅仅要看合格投资者数量扩大了多少,也要看吸引到了多少优质机构入场,以及市场运作是否高效。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625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