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零售创最大跌幅 香港经济警钟响起?
作者:admin 日期:2015-03-05
今年1月香港零售业销售额增长创2003年“非典”以来最大单月同比跌幅。去年农历新年在1月使今年1月同比统计基数偏高,这固然影响了1月零售的表现,但不能否认,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零售业的数据敲响了当地经济增长放缓的警钟。
昨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今年1月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为466亿港元,同比下降14.6%,继上月下降3.9%后下滑形势急剧恶化。去年12月已是2003年以来香港零售业表现最差的圣诞假期。其中珠宝、手表、钟表和贵重礼品的销售今年1月受冲击最大,降幅达21.4%,超过了2003年4月“非典”冲击时零售业销售额15.2%的降幅。
香港《经济日报》社评文章称,零售业界人士预计,今年2月农历新年期间,香港零售销售额增长将同比大跌20%至30%,这可能反映了香港消费增长放缓已成定势。预计今年零售业将寒风凛凛,原因至少有二:
1、内地客"豪气"不再。中央大力反腐使内地客来港购买高价产品的意愿大减,近日香港频爆针对内地客的示威,也影响了内地客赴港消费购物的意愿。
2、人民币“强势”不再。今年港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人民币汇价却持续走低,这意味着香港货品变相加价,削弱了内地客的购买力。
路透报道也提到,分析师认为,香港旷日持久的民主示威活动损害了旅游业,出手阔绰的大陆顾客正在避开香港。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及反腐运动也都改变了内地客的消费方式。
一财网上月底文章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更多的内地旅客购买地点转移是香港零售业式微的一大主要原因。一方面内地游客前往日韩、欧美旅游的人数增长,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贬值,而香港由于店面租金昂贵,销售的部分商品相对于欧美而言没有价格优势,逐渐失去对内地高购买力人群的吸引力。
昨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今年1月香港零售业销售总额为466亿港元,同比下降14.6%,继上月下降3.9%后下滑形势急剧恶化。去年12月已是2003年以来香港零售业表现最差的圣诞假期。其中珠宝、手表、钟表和贵重礼品的销售今年1月受冲击最大,降幅达21.4%,超过了2003年4月“非典”冲击时零售业销售额15.2%的降幅。
香港《经济日报》社评文章称,零售业界人士预计,今年2月农历新年期间,香港零售销售额增长将同比大跌20%至30%,这可能反映了香港消费增长放缓已成定势。预计今年零售业将寒风凛凛,原因至少有二:
1、内地客"豪气"不再。中央大力反腐使内地客来港购买高价产品的意愿大减,近日香港频爆针对内地客的示威,也影响了内地客赴港消费购物的意愿。
2、人民币“强势”不再。今年港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人民币汇价却持续走低,这意味着香港货品变相加价,削弱了内地客的购买力。
路透报道也提到,分析师认为,香港旷日持久的民主示威活动损害了旅游业,出手阔绰的大陆顾客正在避开香港。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放缓及反腐运动也都改变了内地客的消费方式。
一财网上月底文章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更多的内地旅客购买地点转移是香港零售业式微的一大主要原因。一方面内地游客前往日韩、欧美旅游的人数增长,这些国家的货币汇率贬值,而香港由于店面租金昂贵,销售的部分商品相对于欧美而言没有价格优势,逐渐失去对内地高购买力人群的吸引力。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356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