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下降准猛药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面对经济加速下滑的态势,央行货币政策再出重拳,力度远超市场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
央行消息称,自4月20日起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执行较同类机构法定水平低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市场人士预计本次降准将释放1.2万-1.5万亿元的流动性,充分显示出决策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决心。
此次大力度降准的动因显而易见。不久前出炉的3月份经济数据让人忧心忡忡: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7.3%放缓至7%,季调后的GDP环比折年增速由去年四季度的7%左右放缓至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也下滑至6.4%、创6年新低。经济下行幅度逼近政府底线引起决策层一定程度的担心。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中国央行此举是为了“驰援地方债务置换,助力稳增长,对冲存款保费影响,降准势在必行。”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此次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另额外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这是今年以来第2次降准(上次是2月5日)本轮降准周期的第5次。
以往一般每次调整0.5个百分点。而这次居然是1个百分点,上次如此大力度是2008年11月见,政府正拿出了08年底猛劲,救经济!
杨红旭称,经济由高增长转为中增长是历史宿命,当年日本与亚洲四小龙都如此。但需平稳过渡。一季度GDP跌至7%,创09年二季度来新低!仅略好于08年四季度和09年一季度。
“今天降准1个百分点,大放水,必须滴!过去30年我国存准率中枢值14%,当前降后仍高达18.5%。年内还得降2次左右、1.5个百分点!”
同时,管清友认为,此次央行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以上,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5万亿。
谈到降准空间,管清友认为,未来降准还有一次空间,考虑上次降准和MLF规模,在外汇占款全年0增长假设下,全年基础货币缺口约两万亿,本次释放流动性1.5万亿,未来还有一次50bp准备金率下调空间。但具体次数还需看实体经济具体的运行状况。
在管清友看来,降准主要针对银行间利率,降息对降低实体利率更有效,预计降准之后,降息将很快出现,而且降息的空间比降准更大。此外,为了支持地方基建托底和落实李总理对保障房建设的要求,预计再贷款也渐行渐近。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经济增速和通胀率双双持续下行,表明总需求小于供给能力,出现产出负缺口。改革调结构能提高效率增加潜在生产能力,但不能解决需求不足和产出缺口问题。
“货币财政政策宽松无法解决结构性问题,但却是扩需求稳增长的有效工具。因此,改革和宏观政策调节不能偏废。眼下下行压力加大,降息降准刻不容缓。”
这次降准的幅度是08年11月以来的最大,释放万亿以上新资金,有利于尽快把过高的企业融资成本降下来,也为地方债发行和置换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加大基建投资稳增长抗通缩提供融资支持。
宽松有空间但更重要的是适时用好这个难得的空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发微博分析为什么是降准,而不是降息,他表示去年11月降息以来,两次上演的都是"宣布完降息,市场利率却上去了"。
分明显示:第一,流动性偏紧;第二,高存准率之下,银行资金成本居高难下,导致银行新增负债成本超过工业企业利润率,无法把贷款利率降到企业能承受的水平上。一句话,降准方能让降息落到实处。
虽然迟到了但毕竟不能缺席,从流动性的角度,自2014年4月开始外汇占款已负增长,而今已持续近一年,趋势已清楚,MLF等期限与贷款严重错配无助信贷松动;
从资金成本的角度,目前银行新增存款的资金成本均在5.2%左右,缴纳高额存准率后,成本已接近6%,导致信贷成本超过工业企业5%左右的利润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降准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但降准的同时也要给股市降温。
尹中立认为,股市太过火爆,导致市场流动性趋向流向股市,这并非降准初衷。所以要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还是要给股市降温。
经济学家马光远,一次降准一个百分点,属猛药,侧面印证经济比想象的困难。
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分析认为,本次降准注重结构性变化,对三农环保水利都会构成利好。
上周(4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把脉中国经济,曾询问“市场对降准和降息更看重哪个”,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正处“衔接期”的概念。他提出,调控政策既要利长远,也要稳当前,稳当前也是为了利长远。
著名经济学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丁志杰认为,不能简单的将降准理解为放水和货币宽松。美联储停止量化宽松,美元升值和加息是今年影响全球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因素。过去美联储量化宽松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大多流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我国央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利率和利差居高不下,对实体经济构成严重制约。
“现在情况正好相反,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要打开国内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降准、降息是重要的调控手段,且降准的空间和有效性远大于降息。”
降准会对老百姓生活产生哪些影响?湖南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尹向东表示,由于目前经济依然存在较大下行压力,还出现通货紧缩苗头,需要货币政策加大调节力度,降准并不让人意外。
此次降准将引导银行更多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将对居民的钱袋子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收益率将持续下行,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也将步入下降通道,居民理财宜调整收益预期,合理配置资产确保稳健增值。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
从过去两次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而如果未来降准持续展开,预计15年银行理财收益率降幅也有望达到1%。
降准对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降准后商业银行自营账户增加的6000亿资金未必会放贷款,但肯定会去买债券,债券利率必然会大幅下降。
目前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35%以内是非标资产,而65%以上是标准化资产,其中债券类资产的占比在60%左右。而市场上的债券供给是有限的,因而银行理财可以买到的债券和利率都会下降。
当前,P2P作为互联网理财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开始走进了百姓的“钱袋子”。而此次央行降准,会不会对P2P产生影响呢?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降准对开展个人信贷业务的P2P行业基本没有影响。虽然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以及传导出的货币总量增加,或将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也将对网贷平台收益率产生影响,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
整体来看,虽然网贷行业收益率水平短期内不会明显下跌,但长期预计仍将走低。
“有一种多空搏杀可以不用开市,有一种剧烈调整可以周末完成。”对于刚过去的周末,a股股民们是不是稍感“消化不良”呢?
上周五证监会对两融业务从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等七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宣布近期将扩大融券交易以及转融券交易的标的证券至1100只;周六证监会又澄清此举并非打压股市;
周日“央妈”再出手,宣布从今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
面对多空消息的叠加以及已经涨得十分“任性”的股市,股民感到了操作难度的加大。
面对多空交织的消息,股民更纠结的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不过,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几次央行宣布降准后首个交易日,股指多以下跌收盘。
其中,宣布降准后首个交易日股指下跌概率近60%,宣布降准后三个交易日下跌概率逾85%,宣布降准后五个交易日和二十个交易日下跌概率均超过70%。
以最近的今年2月份降准为例,宣布降准消息次日沪指下跌1.18%,后三个交易日下跌近2.5%。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a股中对降准最“感冒”的是房地产板块,消息宣布后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近60%;而证券板块涨幅相对较大,银行板块相对抗跌。
在消息跌宕起伏、降准超预期的情况下,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认为,在目前的位置做应对远比做预测来得重要。
短期来看,如果今日开始连续下跌,投资者可保持仓位,转向小票和主题;如果继续搞权重上涨,投资者则宜在4500点附近及以上开始逐步减仓。
长沙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此番降准将进一步利好楼市,放大房地产市场交易额和房企资金量,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回暖升温。
20天前,“330”新政出台,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
同时,个人转卖已购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原来的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
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讲,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仍然相对较高,维持在20%左右,可以动用的资金规模受到存准率的限制,银行不可能在这么高的存准率情况下释放大规模贷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降准之后,银行可动用的资金明显增多,此时,对于银行来讲,也增加了二套房贷降首付落地的可行性,改善型需求后续持续释放得到保障。
中信地产长沙公司副董事长陈义生说,此次央行降准一个点后,本轮央行累计已经有两次降息两次降准,对于长沙楼市来讲,在央行降准降息等政策刺激之下马上会出现一波入市的行情,已经明显企稳升温的楼市,在降准的影响下或暖上加暖。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刺激整个经济环境,并定向针对三农及小微企业额外降准,对房地产行业的实际影响较小。
对于购房者来说,近期层出不穷的刺激政策难免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慌,松动的信贷让购房者难以再期待价格下调回归合理。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宏伟直接表示,房价再跌的可能性接近于零。降准以后银行后续资金将更加宽裕,房贷有望继续宽松,部分城市将可能在目前9折主流的基础上回归到85折,购房者压力持续降低。
所以购房者若继续观望可能会错过最佳购房时机、增加购房成本,积极入市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240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