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量化宽松资金泛滥 港府吁避免过度炒卖
作者:admin 日期:2010-11-09
在美国宣布推出第二轮的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2)政策后,香港多名高官表示担心资金泛滥市场,并呼吁投资者在投资时要量力而为,避免过度炒卖而受损。
市场普遍认为,QE1(第一轮的量化宽松)旨在为市场注入廉价资金、纾缓当时紧张的信贷;而QE2的功能却在于制造通胀,迫使企业、个人进行投资及生产。此外,疯狂印钞势必导致美元贬值。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天表示,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将会对港股、楼市及汇市构成压力。港府在短期内要密切留意,如果有需要将推出相应的措施。
“我永远都是说,投资者要量力而为,要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不要过份做出一些炒卖的事情。”曾俊华说。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则保证,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不会过度信贷,并会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因应市场的实际情况推出针对措施。他说,“它(QE2)对于新兴市场包括香港的副作用将会持续及增强,未来这几个月或者短期内,外汇和金融市场可能有不同的评估和看法,作出一些不同的反应,有可能这些市场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香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呼吁投资者要小心,因为市场正受着多个因素影响。他强调,港交所一向有防范泡沫风险的措施。
经济师指出,中国外汇储备至今年9月底,已达2万6483亿美元(约3万4044亿新元);而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684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债主。美元贬值,变相使中国的外储及美国债券的价值缩水。
对资产泡沫及通胀
香港可做的不多
香港方面,由于预料将受到“水淹”(资金泛滥),港股周一起已偷步上升,连升三天后,昨日继续升390点,主板成交达1201亿港元(约199亿新元),再创29个月以来新高。
工银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黄远辉表示,由于香港奉行与美元挂钩的联汇制度,无法在美息不变的情况下先行加息,因此面对资产泡沫及通胀问题上,香港可做的不多。
他又称,香港或可透过行政及风险管理措施,增加楼市及贸易融资的成本,以降低风险。事实上,近日渣打银行已率先调高按揭(抵押)息率,为炽热的楼市降温。
海外资金在今年内持续流入香港,已导致楼市、股市齐升,豪宅价格不但超越1997年的高峰水平,恒指更突破2万4000点,创出金融海啸以来的新高。
瑞银集团亚洲房地产研究部主管王震宇表示,QE2对资产市场属利好因素,惟对所引发的市场风险,他仍有保留。他仍维持香港整体楼价于今、明两年升35%之预测。
大福证券中国业务部主管潘铁珊预料,港股明年将升至2万8000点水平,尤其内需股、内银股及航运股将被看好。
他认为,在QE2下,资产市场由流动资金推动,出现轻微泡沫为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分析员指出,即使目前尚无海外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A股的充足证据,但是A股近期的不断攀升,与QE2政策不无关联。
其实,上海与深圳两市的成交量不断创历史新高,11月2日的成交量高达5443亿元人民币,再度改写中国股市最大单日成交纪录。
国元证券策略分析师蔡峰表示,QE2无疑将使更多的钱流入资本市场,这些钱或以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内的多种形式流向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低成本、高增长必然吸引资金落户。
他认为,资金流入推高指数将是肯定的事,并有可能超越宏观经济因素。而资金流入的第一步,相信是资金不受限制的香港股市。
据高盛高华发布的2011年宏观经济展望和股票策略预测,明年中国GDP有望实现10%的增长,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盈利增长,将达到19%。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师胡一帆指出,面对热钱流入中国,北京可做的不多。
她说,中国即使已是资本管制,但对热钱的流入仍是难以监管,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更是难以控制。
她相信,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人行未来将发行更多央票,银行将加强放贷监管,限制外汇放贷等。
胡一帆强调,鉴于中国GDP的高增长、充足的流动性、以及不断上升的国内消费,将仍是国际投资者热捧的投资目的地。
Easing,简称QE2)政策后,香港多名高官表示担心资金泛滥市场,并呼吁投资者在投资时要量力而为,避免过度炒卖而受损。
市场普遍认为,QE1(第一轮的量化宽松)旨在为市场注入廉价资金、纾缓当时紧张的信贷;而QE2的功能却在于制造通胀,迫使企业、个人进行投资及生产。此外,疯狂印钞势必导致美元贬值。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天表示,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将会对港股、楼市及汇市构成压力。港府在短期内要密切留意,如果有需要将推出相应的措施。
“我永远都是说,投资者要量力而为,要看看自己的能力如何,不要过份做出一些炒卖的事情。”曾俊华说。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则保证,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不会过度信贷,并会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因应市场的实际情况推出针对措施。他说,“它(QE2)对于新兴市场包括香港的副作用将会持续及增强,未来这几个月或者短期内,外汇和金融市场可能有不同的评估和看法,作出一些不同的反应,有可能这些市场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香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呼吁投资者要小心,因为市场正受着多个因素影响。他强调,港交所一向有防范泡沫风险的措施。
经济师指出,中国外汇储备至今年9月底,已达2万6483亿美元(约3万4044亿新元);而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684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债主。美元贬值,变相使中国的外储及美国债券的价值缩水。
对资产泡沫及通胀
香港可做的不多
香港方面,由于预料将受到“水淹”(资金泛滥),港股周一起已偷步上升,连升三天后,昨日继续升390点,主板成交达1201亿港元(约199亿新元),再创29个月以来新高。
工银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黄远辉表示,由于香港奉行与美元挂钩的联汇制度,无法在美息不变的情况下先行加息,因此面对资产泡沫及通胀问题上,香港可做的不多。
他又称,香港或可透过行政及风险管理措施,增加楼市及贸易融资的成本,以降低风险。事实上,近日渣打银行已率先调高按揭(抵押)息率,为炽热的楼市降温。
海外资金在今年内持续流入香港,已导致楼市、股市齐升,豪宅价格不但超越1997年的高峰水平,恒指更突破2万4000点,创出金融海啸以来的新高。
瑞银集团亚洲房地产研究部主管王震宇表示,QE2对资产市场属利好因素,惟对所引发的市场风险,他仍有保留。他仍维持香港整体楼价于今、明两年升35%之预测。
大福证券中国业务部主管潘铁珊预料,港股明年将升至2万8000点水平,尤其内需股、内银股及航运股将被看好。
他认为,在QE2下,资产市场由流动资金推动,出现轻微泡沫为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分析员指出,即使目前尚无海外热钱大规模流入中国A股的充足证据,但是A股近期的不断攀升,与QE2政策不无关联。
其实,上海与深圳两市的成交量不断创历史新高,11月2日的成交量高达5443亿元人民币,再度改写中国股市最大单日成交纪录。
国元证券策略分析师蔡峰表示,QE2无疑将使更多的钱流入资本市场,这些钱或以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内的多种形式流向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低成本、高增长必然吸引资金落户。
他认为,资金流入推高指数将是肯定的事,并有可能超越宏观经济因素。而资金流入的第一步,相信是资金不受限制的香港股市。
据高盛高华发布的2011年宏观经济展望和股票策略预测,明年中国GDP有望实现10%的增长,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盈利增长,将达到19%。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师胡一帆指出,面对热钱流入中国,北京可做的不多。
她说,中国即使已是资本管制,但对热钱的流入仍是难以监管,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更是难以控制。
她相信,中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将转向稳健,人行未来将发行更多央票,银行将加强放贷监管,限制外汇放贷等。
胡一帆强调,鉴于中国GDP的高增长、充足的流动性、以及不断上升的国内消费,将仍是国际投资者热捧的投资目的地。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228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