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媒体评中国年末突击加息

中国央行在圣诞节当天宣布再次上调利率,西方媒体纷纷对这一有些出人意料的举措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彭博资讯
12月27日的报道说,中国央行在圣诞节那天宣布,将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各上调25个基点,这是中国10月中旬以来第二次加息。报道援引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话说,中国2011
年收紧货币政策的举措可能主要会在上半年出台。报道引述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的话说,中国紧缩货币的举措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密集出台,因为通货膨胀率依然高企,而经济增长面临过热风险。

报道说,中国的年末加息可能意味着,未来一年中新兴市场国家将纷纷收紧货币政策,从而使自己与工业化国家在货币政策上脱钩。报道说,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们预测,未来全球将经历一段货币政策的“两极化”,一方面是中国和巴西等国日益相信,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强劲以及通胀率加速上扬,它们能够而且应该加息,而另一方面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明年将继续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以支撑国内疲软的经济复苏。

美联社
12月26日的报道说,中国在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内连续两次加息,因为通货膨胀在中国社会是个特别敏感的问题,中国一些贫困家庭要把高达一半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报道说,鉴于以往通货膨胀曾引发政治动荡的教训,北京已在想办法安抚公众,告诉他们政府能够把物价控制住。

报道说,中国国务院一直在努力通过增加蔬菜和其他基本食品的产量来遏制食品价格上涨,政府还在打击囤积和投机行为,它说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价的上涨。报道说,虽然中国人不断增长的收入有助于抵消物价上涨压力,但通货膨胀还是削弱了中国的经济成就。

法新社
12月25日的报道援引花旗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彭星的话说,中国央行选择在圣诞节加息虽然有点出人意料,但总的来说并不出市场的预料。他说,央行需要通过此举为自己抗击通胀的努力赢得信誉。

报道还援引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Brian Jackson的话说,中国此次加息显示,决策者意识到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不足以遏制信贷的泛滥。Brian
Jackson说,虽然加息不是人们通常期盼的圣诞礼物, 但中国此次加息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举动。

《纽约时报》
12月25日的报道说,中国央行周六宣布上调利率,因为中国许多普通人对物价上涨表示不满。报道援引中国社科院12月15日的一份调查报告说,高涨的物价和房价加重了普通民众的不满。报道还说,中国央行12月1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人们对当前价格水平的满意度已经降至11年来的低点。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203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