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工作室

 www.GGyy0851.cn  

 

 

 

  • 1
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欧元破位转空

受到葡萄牙主权信用等级前景调降至负面以及法国财政赤字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上周欧元重拾跌势并重新确立起了美元的整体强势。不过盘中英镑和日元的表现却明显强于美元,在我行我素的同时也在逐步的扭转其中期的不利局势。笔者预计,这两大货币的走强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英国的经济状况受到欧元区不利影响的已经越来越小,一方面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前景已经渐趋明朗,另一方面英国也已经获得了强劲的外援,因此即便后市欧元下跌英镑也同样可以独善其身,尽管目前英镑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条件,但中期的角度来看其下跌的空间应该会比较有限。  就整个美元局势来看,上周末美国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欠佳,但这还不足以影响到美元整体性的此轮反弹行情。毕竟欧元和商品货币的外汇走势下跌一时半会很难有翻身的机会,所以美元指数的反弹还会延续下去。不过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是要采取短线的策略。由于美国数据表现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到投资者对于做多美元的积极性,操作上适可而止。  黄金/美元(XAU/USD):
美国数据不佳,黄金有望触及1270  不出笔者所料,短线黄金突破了1250,日线图也因此收出了一根中阳线。结合上周末美国房屋数据来看,短线黄金仍然具备进一步上行的空间,不过在1270一线将面临阻力。  欧元/美元(EURU/USD):120均线失守,中期转弱  短线欧元扩大跌幅并再度逼近1.35一线。结合市场走向来看,日线图已经击穿了120天均线,中期转弱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考虑到目前部分国家主权信用前景受损,因此预计有望触及1.3420一线。  美元/日元(USD/JPY):走势趋弱,本周或回撤103  短线美日向下的态势已经基本确立,不过下跌的空间应该会比较有限,操作上可以考虑择机短线做空,预计本周有望触及103整数关一线。
分类:操作指南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1634

新年经济增长料进一步放缓

周一(1月20日)中国沪综指跌破了2000点大关,创下近六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该指数自进入2014年以来已下跌5.7%,是亚洲表现最糟的股指。日内中国股市重挫主要受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担忧以及银行间再度出现“钱荒”迹象影响。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7%,增幅低于第三季度的7.8%。在经济数据公布后,澳元兑美元从三年半新低0.8755小幅反弹。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然而数据亦显示,中国2013年全年GDP增幅为7.7%,与2012年增幅持平,虽高于官方预期的7.5%,但创下14年来最低增速。在过去三年内,中国GDP增速已由12%下降至7.7%,这对中国股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压,沪综指周一跌至近半年来低位。  对于中国2014年的经济预期,上月曾有媒体报道称,12月13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其中,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与今年一致。而市场大多数经济学家则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或将进一步放缓。  道明证券(TD)分析师预计,到2014年中,中国GDP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至7.5%。日生基础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高级经济学家Kokichiro
Mio指出,受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预计中国经济增速不会进一步加快。汇丰(HSBC)经济学家亦称,虽然多个指标示出经济已经走稳,但没有发现任何一个领域将支持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反弹。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五(1月17日)曾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还是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做好预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给市场以稳定的预期。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Suga)则于周一表示,将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  银行业间资金再度紧张  另一方面,中国股市日内下挫还受到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的影响,中国金融体系显露出新的资金紧张迹象,主要因春节假日前资金需求旺盛,且围绕规模庞大的影子银行业的担忧加剧。  作为基准银行间短期拆款利率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周一升至6.42%,是去年12月24日触及6.44%以来的最高水平,明显高于上周五的5.17%和上周四(1月16日)的4.35%。同时,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逾100个基点,7天Shibor涨幅为155个基点以上。  过去一年,中国金融系统分别在6月、10月和12月发生过严重的流动性短缺,因为中国央行(PBOC)基本未理会各银行发出的提供流动性的呼声,希望以此杜绝高风险信贷行为。在这三次出现流动性短缺的过程中,中国央行都是直到最后一刻局面即将失控时才向缺少资金的银行伸出援手。  中国央行上周五曾警告称,春节临近,现金需求将明显增加,货币信贷部门要及时提示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节奏,防止资产过快扩张。  而中国央行上周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3.6%,虽然高于年初央行目标,但基本已合央行调控心意;去年人民币贷款增加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  2014年,中国决策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控制国内影子银行过快和危险的扩张。影子银行包括正规银行渠道以外的各类信贷,是推升中国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  美银美林经济学家称,在政府努力去杠杆之际,今年中国可能会采取略偏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抵消预期中地方政府债务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影响。该机构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称,2014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可能从2013年的1.8%升至2.1%。  此外,还有部分经济学家表示,由于中央政府在试图控制企业和地方政府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中国今年投资增速或进一步放缓。

全文...

分类:经济分析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161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逼近6.0大关,升值趋势并未能扭转。然而,面对国家外储的连创新高和中国制造业低迷现状,业内对人民币升值抵制的呼声再起。  1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大幅上升58个基点至6.0950,创下历史新高,同一时间,即期汇率也一举突破6.05大关,收盘报6.0434历史新高。虽然随后两天上涨趋势有所抑制,但有分析认为,人民币今年继续上涨已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是上涨步伐可能放缓。  2013年人民币创下了41次新高,兑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了近3%。中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国际资金避风港的角色,当国际资金迅速从上述新兴市场撤离时,并未全部回到美国,而是囤积在香港又或者直接进入中国大陆。  2013年全年,金砖五国中唯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现强势升值,其他四国都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人民币“一枝独秀”  1月16日,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为7.89%,名义有效汇率升幅达7.18%。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积升幅达3.09%,即期累积升幅超过2.91%。  据了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贸易权重的指数,受主要贸易伙伴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大。在金砖五国中,实际有效汇率只有中国出现大幅升值,印度和南非的汇率回落幅度较大。  2013年第一季度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段无方向波动后,当周小川再度连任央行行长,境外媒体用了“人民币国际化将提速”作注释。果然从4月开始人民币疯狂上涨,先是四连涨紧接着又是七连涨,4月1日至5月31日40个交易日里,人民币17次创下汇改新高。  与之相对应的是热钱大量流入,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暴增,据残差法粗略估计,2013年1~4月流入国内的套利资金规模超过7000亿元。面对热钱汹涌,外管局在5月初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旨在应对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我国的局面。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外围环境继续恶化,而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可能在9月退出QE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  6、7月热钱流入的状况受到抑制,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数额大幅回落,甚至出现了减少的状况。周小川在国际货币会议2013年年会上表态,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提高自己国内的竞争力,这番表述打消了此前市场有关中国加入追求弱势货币行列的担忧。  7月,中央推出了稳增长措施后,我国经济前景呈现良好局面,而9月美联储并未如期退出QE,10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再度暴增,套利资金继续涌入,人民币在10月及12月初再度高速上涨。  面对2014年,周小川在解读十八大报告期间,提出适时减少外汇市场常态式干预,使得汇率波动体现市场的真实需求,显示了监管层希望加大人民币波动幅度。  复旦大学1月13日发布的《2013年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报告》称,2014年年初将是推进人民币汇率第一阶段改革的有利时机,建议相关部门抓住有利时机,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适当放宽波幅限制。  该报告认为,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缩减QE规模的背景下,美元可能恢复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年有可能出现小幅贬值。  从今年1月份开始,美国开始把每月购债规模缩减100亿美元,开始温和地推出量化宽松,美联储也一再表示近期不会提高利率。但“假如未来两次会议美联储持续以现在的步伐减买,可预期2014年上半年,日元、亚太及新兴货币将要逐渐承受较大卖压。”富邦银行(香港)第一副总裁兼投资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国光表示,其认为期间人民币可能再次成为避险港,这也是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的外在压力。  但也有分析认为,美国QE可能会在2014年年底前完全退出,美联储加息预期会在2015年。市场趋势将会发生变化,美元将重拾强势,新兴市场包括流入中国避险的资金将会回流美国,这也将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压力。  在一些经济分析师眼中,只要国内经济保持足够的动力,人民币依然会保持升值趋势。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今年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外需的恢复将显著提升中国出口增速。其预期人民币今年或将升值2%。  中国制造遇困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对欧美日的外贸额仍然弱势,其中对欧盟贸易额增长2.1%,对日贸易额下降5.1%,对美国则录得7.5%的涨幅。总体而言,中国2013年进出口总值为25.83万亿人民币,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低于年初制定8%的目标,连续两年没有完成既定目标。但考虑到人民币连续升值,国外市场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去年依然录得1.61万亿人民币的贸易顺差,同比上涨12.8%,也算基本完成任务。  “我认为这数据多少有点水分。”在东莞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王建民(化名)表示,王建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珠三角建厂,从事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生意。由于成本上涨及订单萎缩,近年其在国内的厂房早已关停,但其去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依然达到1亿元。“不怕跟你讲,以前我是从事货物进出口,现在主要就是资金进出口。”按照他的说法,这种方式就是通过虚假贸易流通资金。  国内频频出现大规模虚假贸易让热钱入境的情况,2013年前三个月,内地出口“集成电路”数量同比增长近7成,但出口金额同比暴涨近3倍。同时“贵金属”一项的统计也显示出单价飞涨的情况,这种不合理的单价飞涨,让监管层意识到存在虚假贸易的情况,从而在5月开始加强监管。  据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类似的贸易集结地都在香港,而去年进出口数据中,与香港的双边贸易对总体数据增长的贡献最大,增长了17.5%。  虽然贸易顺差依然在扩大,但中国制造在吸引外资方面的能力似乎在减弱。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14.58亿美元,同比下降5.71%;而临近生产成本较低区域例如越南,2013年吸收外资增长了54%,其中大部分均集中在制造加工业领域。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2013年大部分新兴市场货币普遍下跌,例如印尼盾兑美元跌至5年新低,中国制造的出口压力不断积聚。  “如果人民币再涨,我也只能把厂搬到越南去。”中山健步鞋业的董事长刘长宁表示,人民币升值以及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让刘长宁的出口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我也明白政府希望我们转型于国内消费者。”他表示,曾在2009年前后着手在国内建立渠道以及品牌,到目前我们也还没有成功。按照他曾经设计的战略规划,未来国内只保留设计及市场营销部门,生产厂家则搬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去。

  

全文...

分类:经济分析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1504

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7.7%

中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小幅放缓,这加剧了中国领导人在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很多经济学家预计,随着中国领导人准备开始推出改革措施,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改革的目标是使中国经济减少对投资和贸易的依赖,转而更多依赖内需和服务业增长。

全文...

分类:传媒聚焦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166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