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工作室

 www.GGyy0851.cn  

 

 

 

分类: 操作指南 |
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全文...

Tags: 外汇、指数

分类:操作指南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3600

国内125家上市公司08年首季巨亏  

数据显示,2008年1至4月份,沪深两市共有125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收益巨亏,累计损失达到541.96亿元。

                        综合国内媒体5月17日报道,根据披露的数据,2008年1至4月份,沪深两市共有125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收益巨亏,累计损失达到541.96亿元,而这也意味着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账面亏损高达4.34亿元。

全文...

Tags: 外汇、指数

分类:操作指南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2636

监管层应尽早推出股指期货

北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指出,股指期货推出时机已经成熟,监管层应尽早推出股指期货,但应让其轻装上阵,不应承担诸如救市等过多责任。

                        在5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北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现在是推出股指期货的有利时机,将对证券市场形成一定提振。但监管层不应使股指期货承担过多责任,其就是一种投资工具。

全文...

Tags: 外汇股指

分类:操作指南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2664

中国银行沦落低价股

中国银行沦落"第一低价股" 大资金仓惶出逃
除了还在停牌的,你猜现在两市第一低价股是谁?不是垃圾股,不是ST,是著名的大蓝筹--中国银行(601988.SH)。对于正处于歇斯底里状态、难以把握方向的大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尖锐的讽刺。
去年11月大盘从6000点以上高位直落,除了中国石油的推动外,位列上证指数权重前三位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601398.SH)的"帮手"作用也不可或缺,某种程度上正是机构疯狂地从蓝筹金融股中出逃导致了指数的狂泻不止。据上证所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开始,机构已从中国银行中出逃资金24亿元。与其类似的还有工商银行,机构约出逃资金74亿元。
中国银行;机构抛售24亿
中国银行在去年11月初,曾达到7.58元的历史高点,之后的下跌中,机构几乎是借助每一次反弹完成其筹码的减持。
据上证所TOPVIEW数据显示,去年11月初,券商和基金约持有中国银行15.32%的流通股,法人约持有3.58%,散户约持有54.61%。当周,机构的买盘势力仍很强大,前三个最大买盘中,机构占有两个,最大的基金专用席位G23937买入约3亿元的中国银行。最大的营业部华泰证券只买入约1.06亿元。
之后,机构的筹码逐渐减少,至去年12月18日,券商和基金约持有12%的中国银行,法人约持有3.35%,散户约持有63.44%。近两个月间,机构一共减持了约3.5%的中国银行流通股。
然而,这个减持规模与今年1月14日后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1月5日,中国银行完成了12.86亿股的解禁,流通股扩大到64.9亿股。由于流通股扩容,券商、基金、法人和散户的持股比例都有变化,当天,券商约持有8.12%中国银行流通股,法人持有21.9%,散户约持有57.7%。
而到了1月14日,券基持股比例已缩小到7.85%,法人缩小到21.34%。
之后的一个半月间,机构的减持速度更加凌厉。据上证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月1日,券商基金和法人的持股比例分别是6.75%和17.6%,2月4日分别是6.35%和17.48%,2月20日分别是5.8%和17.04%,3月4日分别是5.84%和16.64%。
据统计,如果以中国银行每股5.6元的较低价计算,自1月14日始,至3月4日为止,包括券商、基金和法人在内的机构已至少抛售了24亿元的筹码。
散户接手7%筹码

而与机构大手减持相对应的是,散户几乎接手了机构抛出的所有的中国银行筹码。TOPVIEW数据显示,1月14日,散户的持股比例接近58.2%,2月1日、2月4日、2月20日和3月4日逐渐增加至63.75%、64.09%、64.99%和65.35%。

全文...

Tags: 个股

分类:操作指南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复制: 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