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现在不“适时”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金融30条”,其中提到要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各项制度,适时推出创业板,逐步完善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点评)“金融30条”一出,股评家立即大呼“重大利好”,其中推出创业板的内容被解读为“三大利好”、“五大利好”或者“N大利好”之一。

在目前的形势下推出创业板,实在看不出对谁是利好。

除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类抽象的意义外,推出创业板或许最大的动机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经是个老问题了,在目前尤为突出。政府4万亿投资没有惠及中小企业,向来势利的商业银行更加惜贷。

这既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困难,又为解决就业问题增加了难度。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失业潮,但政府部门和自身不景气的大企业能够容纳的工作岗位有限。人们的眼光开始投向中小企业。

但此时推出创业板能解决融资问题吗?

现在主板市场一片萧瑟,广大股民损失惨重。在市场信心极度低迷之时,增加市场容量必定导致资金分流,使本已开始收缩的流动性变得更加紧张,从而冲击主板市场。

在股市低位推出创业板, 对中小企业也不利,因为估值低。股市好和估值高的时候,收益的几乎全是国企,中小企业根本分不到羹。“能圈一点是一点”的心态不利于长远发展。

此外,创业板企业尚处于成长早期,其前景不确定性更大。其中肯定会有类似百度和阿里巴巴的企业,但更多的可能在几年之后被人遗忘。在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没有充分宣示清楚的情况下,创业板有可能被在主板市场中损失累累的中小投资者当成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盲目下注。

一年来,代表成熟企业的主板市场跌跌不休,不少公认的蓝筹股甚至领跌大盘,怎样保证创业板的表现会不一样?被看做与创业板类似的纳斯达克无论是在02年的网络泡沫破裂后和现在的金融危机当中,跌幅都超过了主板市场。

更有甚者,创业板有可能被极具想象力的庄家当成炒作的对象,通过制造令人目眩的概念来误导投资者,从而实现他们暗度陈仓的计划,弥补在主板市场上的损失。

“推出创业板”提了好几年,错过了有利时机。既然错过,只能再等待,现在并不“适时”。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896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