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若宽松 中国怎么办?

随着国际评级机构的大棒飞舞,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由BBB+下调两档至BBB-,在西班牙的评级有可能被降至垃圾级以下的情况下,欧洲经济再次阴霾笼罩,那么,欧洲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处理,如果经济不佳各个国家又该如何应对呢?巧合的是,继美联储、澳大利亚央行等掀起宽松浪潮后,昨日巴西央行、韩国央行均降息25个基点,货币宽松预期加强。

                  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家评级机构对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皆为负面,接近一致,IMF预计今明两年西班牙经济增长率为-1.5%和-1.3%。对此欧美股市反应各不相同。欧洲股市相对温和,没有过激反应,道琼斯出现了连续三天下跌,昨日下跌幅度较小,到12日上午为止,美元指数继续在一个区间盘整,伦敦铜则是在昨日大幅上涨后,今日开盘出现回落。在经济前景不定的情况下,市场呈现观望状态。

                  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后,标普在认为其经济增长和财政预算存在显著风险的同时面临的经济衰退正在加深,政策上处于两难境地。这也加剧了货币宽松的预期,随着巴西央行、韩国央行的降息动作,中国的货币走向是个有难度的经济问题。如果经济不振,经济摩擦也会频频出现。

                  如果西班牙经济出现问题,那么欧洲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需求下降,中国的出口会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内需难以迅速提高,对外出口不畅,经济增长减速也就难以避免。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会再次抬头,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加大,最近出现的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仲裁便是一例,欧盟也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发难,欧盟市场约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六成以上,去年出口欧盟的金额约204亿美元。出现贸易摩擦,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中国201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将超出设定目标
                  球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政策放松,中国的货币也会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通胀压力不减,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中,货币既不能发行过量,也不能太少,至少要满足一个基本的真实的市场需求,而真实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容易估计的数字,结果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走看看,货币不能一下发的太多,也不能迅速收缩,导致实体经济衰退。

                  所以,如果全球货币宽松,中国的货币也不能发的过多也不能太少,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极大的智慧。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查看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779
发表评论
你没有权限发表留言!